新聞資訊
始終秉承“誠信嚴謹、高質高效”的經營理念
Scroll
以味精尾液為原料土壤調理劑具有多贏前景
閱讀 2223  ·  發布日期 2014-08-20

中心于2014年8月16日,在內蒙古自治區扎蘭屯市,組織召開了以味精尾液為原料土壤調理劑企業工作會議,來自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寶雞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寧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遼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紅橡肥料(山東)有限公司、山東雪花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蓮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具有生產味精發酵工藝的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王旭主任和阜豐集團李德衡副總主持。會議就我國以味精尾液為原料土壤調理劑產品行業背景、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進行了座談討論,并就標準制訂、統一試驗等形成了一致意見。會后代表們還參觀了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農業部于2009年將以味精尾液為原料的產品登記為土壤調理劑,目前行業產能約300萬噸。產品是味精等氨基酸發酵工業的伴生產品,呈酸性特性(pH值3.0-4.0),含有15%左右的有機質、氮和硫(不同工藝有所差異),具有改良鹽堿土壤和提供有機無機養分的雙重功效。已有試驗結果表明,該類產品正確施用既能改土又能節肥、增產,表現出良好的效果。在寧夏地區,可提高西瓜品質,抑制棉花黃腐病等;在內蒙古通遼三義堂農場1萬畝的玉米上,每畝50斤用量,第二年減少肥料用量30%仍然不減產;在呼倫貝爾地區,馬鈴薯上施用能減少病害發生,可替代硫酸銨為水稻追肥,水稻育苗時用作調酸劑效果也較好。但該類產品在推廣應用、市場競爭等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最突出的瓶頸問題是缺乏完善、系統試驗研究,而且農民對土壤調理劑認識有局限性。

以味精尾液為原料的土壤調理劑有效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科學利用好具有多贏前景。會議提出,多方攜手,共同努力,切實解決好所存在的問題。一是強調登記企業應是具有發酵設備的生產企業,廢水處理技術能力應達到國家環保法規要求;二是啟動標準的制訂工作,提升行業技術規范水平;三是開展系統的效果試驗研究,為科學施用提供技術依據;四是做好推廣應用工作,正確宣傳和使用好以味精尾液為原料的土壤調理劑。

相關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