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農化測試分會和中國農學會農業分析測試分會聯合舉辦的年度首期肥料登記標準宣貫會近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境內外百余家肥料企業的12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此次宣貫會系統地就肥料登記目錄及管理要求、產品標準解讀和肥料登記申請、檢驗合同和符合性判定、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檢驗要求概況、方法標準及計量檢驗、肥料登記效果試驗和評價、肥料登記標簽管理規范和肥料登記程序和常見問題等八個專題進行了宣貫。會議還緊密圍繞登記受理和評審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交流和解答,同時,針對目前肥料產業創新發展我國農業發展需求等問題進行了剖析,為企業深入了解肥料登記相關技術法規和管理要求、制訂質量管理制度、把握示范推廣技術關鍵點及謀劃企業發展戰略等提供依據和參考。
2010年以來,在農業部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按照農業部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章程要求,中心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積極構建肥料登記管理的技術法規平臺,建立和完善了我國肥料登記的目錄管理制度,陸續出臺了為肥料登記提供技術支撐的8個產品標準、17個方法標準以及9個安全限量、標簽、包裝、試驗效果評價等通用標準。即將頒布實施的有6個標準, 其中,4個方法標準《肥料 總氮含量的測定》、《肥料 磷含量的測定》、《肥料 鉀含量的測定》和《肥料 硝態氮、銨態氮、酰胺態氮含量的測定》將肥料氮磷鉀檢驗方法與國際接軌,可檢出不同形態氮、磷的成分含量,引入先進的儀器方法;2個試驗評價標準為《肥料效果試驗和評價通用要求》和《肥料增效劑 效果試驗和評價要求》進一步細化了蔬菜、花卉、果樹等經濟作物的分類及試驗評價要求,提出了肥料增效劑效果試驗評價要求。
王旭主任在總結發言中強調,肥料立法是我國肥料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和保障,希望企業界積極參與肥料技術法規體系建設,為政府建言獻策,促進肥料行業技術競爭能力和科學施肥水平全面提升。企業應嚴自律、守誠信、謀發展,整合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和發展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