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釋肥料登記技術依據執行《緩釋肥料登記要求》(NY 2267-2012)和《緩釋肥料效果試驗和評價要求》(NY/T 2274-2012)等2個新頒布實施的農業行業標準。肥料登記明確將具有養分緩釋效果的一類肥料通用名稱確定為“緩釋肥料”,采用“連續浸提法”和“間歇浸提法”評價產品的釋放特性,要求產品原料應經試驗證明其降解物具有土壤生態環境的安全性,對緩釋肥料效果試驗提出節肥增效的規范性評價要求。緩釋肥料登記注重評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針對不同工藝設定要求,不包含通過土壤微生物作用的含抑制劑產品和脲甲醛產品。農業部于2006年登記了首個緩釋肥料產品,至今有效登記證產品8個,其中5個氮緩釋產品,3個復合養分緩釋產品。農業部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還明確氮緩釋產品適宜范圍可適用于大田作物、園藝作物等,而復合養分緩釋僅限用于園藝作物,旨在減少過多緩釋劑被施入農田而影響耕地質量。
近幾年,我國緩釋肥料產業快速發展,產學研積極創新標新立異,以多種名稱命名的具有緩釋性的肥料標準相繼出臺,而市場上出現冠以不同名稱的該類肥料產品更多更雜,市場監管束手無策。為了積極穩妥地做好緩釋肥料登記工作,農業部肥料登記評審委員會自2005年9月始多次研究討論緩釋肥料登記管理問題,結合國內外行業發展現狀及我國農業發展需求,認真把握好農用效果、安全風險、經濟效益和市場監管等幾個關鍵問題。盡管現有的有效登記證產品生產原料和工藝各有不同,但企業大都具有較為完備的生產工藝和研發背景,并在推廣應用方面積累了一定的試驗數據。
2013年6月,首次農業部緩釋肥料登記企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參會的企業代表來自有效登記證企業和申請肥料登記企業,會議還邀請了業內有關專家,共計50余人參會。安徽省司爾特肥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富島復合肥有限公司、加拿大加陽高新科技公司等企業首先介紹了產品的技術特點和應用情況。中心進一步宣貫了緩釋肥料登記相關要求和登記流程,一對一地解答了企業問題。期間,與會專家還就緩釋肥料產業發展、安全使用、登記管理等內容進行了集中討論,對解決緩釋肥料行業發展問題提出了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專家建議,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工藝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注重施用效果和效益評價,降低安全風險;嚴格登記管理和市場準入,進一步完善緩釋肥料安全評價技術體系,制訂以緩釋肥料為原料的摻混肥料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