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在京組織召開了全國肥料登記管理工作座談會,來自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肥料登記機構分管領導,以及農業部辦公廳農業行政審批辦公室、產業政策與法規司、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農業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種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領導和有關人員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何才文副巡視員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會議交流了部省級肥料登記管理的經驗,分析了肥料登記審批工作存在的問題,研究了推進肥料登記科學化、信息化和規范化管理的對策措施。
會議認為,一年來,各地繼續貫徹落實《農業部關于切實做好肥料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農農發[2009]2號)、《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規范統一省級肥料登記管理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農[2010]20號)等文件要求和去年全國肥料登記管理座談會會議精神。各級農業部門切實履行肥料登記管理和監督職責,以登記肥料有效性、安全性和適宜性為基點,嚴把行政審批準入關,進一步規范了登記程序,完善了登記評審制度,加強了肥料市場監管,促進了肥料產業的健康發展。會議充分肯定了各地在肥料登記制度建設、技術體系建設、行政審批、管理服務、市場監管、科學施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經驗。同時,會議要求大家清醒認識到,長期以來由于受管理制度、產業體制、市場機制的限制,肥料管理面臨的問題仍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肥料管理法律法規缺失,肥料產品質量良莠不齊,肥料安全科學施用問題突出,肥料管理滯后于市場發展,肥料管理隊伍綜合能力有待提高。
會議強調,肥料登記管理是國務院賦予農業部門的重要職能,是法律法規確定農業部應當履行的重要職責,農業部門要從推進肥料制度建設、規范肥料登記管理、強化肥料監督管理等環節入手,齊心協力切實解決存在的問題。一是重啟肥料立法工作。要在深入開展肥料立法調研的基礎上,系統設計肥料生產、流通、登記、施用、市場監管等環節的制度,重新啟動肥料立法程序,促進我國肥料管理早日步入法制化管理軌道。二是嚴把肥料登記行政審批關。要嚴格并細化肥料登記企業生產條件考核,提高肥料登記管理和技術要求,引導企業技術創新、科學生產,引領肥料行業健康發展。三是強化肥料產品流通和施用監管。要進一步加強登記產品跟蹤抽查,對獲證企業、登記產品開展證后回訪和質量跟蹤監管工作,堅決打擊虛假宣傳、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等違法行為。四是抓好測土配方施肥供肥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農企合作、產需對接,加快構建配方肥產、供、施網絡體系,逐步形成以科學配方引導肥料生產、以連鎖配送方便農民購肥、以規范農化服務指導農民施肥的推廣模式。鼓勵企業按照“大配方、小調整”的原則,生產供應配方肥,督促配方肥產銷企業建立生產和銷售臺賬。五是共同做好部省肥料登記審批工作。部省肥料登記管理部門要繼續積極協同,認真做好超范圍登記肥料產品清理工作和肥料登記有關信息匯總、上報及發布工作,盡快實現全國肥料登記信息聯網查詢。六是提高肥料登記管理服務能力。加強對肥料登記管理人員培訓,堅持依法行政,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風險意識,不斷提高政策理論和業務管理水平。著力改進肥料登記管理與服務方式,及時公開肥料登記有關信息,耐心解答申請肥料登記企業或社會人員的咨詢。加強肥料管理行風建設,對肥料執法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和廉潔自律教育,為社會提供高效、廉潔、優質的行政服務。七是做好肥料登記制度宣傳工作。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渠道,全方位、多層次宣傳肥料登記管理的工作成效和經驗,宣傳肥料依法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探討解決問題的途徑,為肥料立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