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商品化有機肥料登記數量已經超過6000個,但發展面臨著諸多問題,不容樂觀。首先,有機肥料生產工藝參差不齊,設備條件因陋就簡,產品質量問題堪憂;其次,有機肥料原料復雜,缺乏準入限制,一些存在影響農田環境和農產品安全風險的物料(如污泥、工業廢棄物等)隨之被帶入農田;第三,有機肥料標準缺乏評價有機肥料優劣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亟待修訂完善。隨著我國規模化畜禽養殖的發展,大量畜禽糞便因缺乏相應的無害化處理技術,使我國畜禽糞便處理率一直不高,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壓力。
受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委托,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近日在山東諸城組織召開了規模養殖場有機肥料專題技術交流會,來自山東、江蘇、安徽、廣東、北京等省(市)的農業部門管理人員、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受邀參加了會議。會議組織代表到山東盛世華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諸城金土地有機肥有限責任公司和諸城市飲馬泉有機肥有限公司等三家采用不同工藝模式的有機肥料生產企業進行了調研和現場交流。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耕地與肥料管理處寧鳴輝處長到會,就我國有機肥料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會議由王旭主任主持。
會議認為,肥料登記管理應以規模養殖畜禽糞便管理為切入點,研究高效處理模式,提高技術準入門檻,切實解決好其利用數量和質量問題。國家應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畜禽糞便處理技術,提高高質量精細有機肥料的市場競爭力。代表們建議開展對我國現有的可農用有機物料資源進行調查,探索分類循環利用的方式,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對有機肥料標準進行修訂。此外,還應加強有機肥料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促進有機肥料產業規范健康發展。